近日,OpenAI 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.0 引发了版权风波。
OpenAI 于9 月30 日推出AI 视频生成模型Sora 2,并同步上线iOS 移动端应用Sora,迅速登顶美国iOS 免费榜首(仅在美加邀请制开放)。
Sora 2的核心升级:
①物理一致性显著改善,运动模拟更趋真实;
②可控性强化,指令响应更加精准;
③新增原生音频生成功能,对白与环境音同步生成;
④画面风格多元化,稳定性提升。
移动端Sora 定位为社交型AI视频创作平台,核心在于互动式创作体验,核心创新包括:
①“Cameo”功能,允许用户将本人或授权对象的形象与声音嵌入视频中,强化沉浸与社交属性;
②“Remix”功能,支持用户对原始视频进行角色替换或剧情延展。
在随后的几天内,美国电影协会(MPA)向OpenAI发出正式函件,指控其新一代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存在系统性版权侵权行为,要求立即停止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影视角色及内容。与此同时,好莱坞三大经纪公司也被曝光正着手联手反击 Sora,统一撤出客户资源并要求建立授权分成机制,迪士尼等巨头与行业协会同步施压,要求 OpenAI 承担侵权责任。
美国电影协会发布声明,Sora 2上线后已出现大量侵权内容,包括用户利用工具生成含詹姆斯·邦德、马里奥等版权角色的视频并传播至社交平台。MPA CEO查尔斯·里夫金强调:"防止侵权是技术平台的法律责任,而非版权方义务",要求OpenAI立即升级内容审核系统,建立"预先授权"机制而非现行的"退出制"。
对此,OpenAI CEO 山姆・奥特曼宣布将调整此前采用的 “选择退出”(Opt-out)系统,改为 “选择加入”(Opt-in)模式,即未经版权方许可,Sora 不得使用受版权保护的角色。同时,OpenAI 还表示未来将引入 “IP 分成” 收益机制,版权方将与平台共享收益。不过,奥特曼也坦言,由于技术复杂性等因素,公司可能无法完全阻止所有知识产权被滥用。
其实这并非生成式AI首次陷入版权争议:2025年6月,迪士尼与环球曾起诉AI绘图工具Midjourney,指控其未经授权生成版权角色图像;9月迪士尼亦向Character.AI发出禁令,禁止其使用迪士尼角色训练模型。
Sora 2的成功表明,最前沿的AI已不仅是工具,而是强大的社会文化引擎。这意味着开发者在追求模型性能的同时,必须将版权保护、伦理考量等社会规则内置于产品设计的底层逻辑中,而非事后修补。
Sora 2点燃的这场"战争"刚刚开始,其意义远超一次技术发布。现有的知识产权体系能否承受住AI时代的冲击?最终的结果,或许将深刻塑造未来十年内容创作、娱乐消费乃至人类文化表达的形态。

评论